1. 首页 > 手游新闻

逛完骁龙展台后,高通告诉我:你根本不懂游戏这一块_ 看看骁龙

作者:admin 更新时间:2025-08-09
摘要:今年“骁龙主题馆”从E4馆搬到N5馆,高通骁龙作为N5馆当之无愧的馆主,高通骁龙再次用行动证明,当技术领先成为一种行业共识,它更乐于扮演一个派对的主人。" />

8月,又是一年CJ时。

2025年,高通连续第七年参与ChinaJoy,连续多年携手合作伙伴作为以包馆的形式在ChinaJoy打造“骁龙主题馆”,现在“骁龙主题馆”更是从E4馆搬到N5馆,高通骁龙作为N5馆当之无愧的馆主,高通骁龙再次用行动证明,当技术领先成为一种行业共识,它更乐于扮演壹个派对的主人。

现在“全芯热爱”的主题和其说是一句口号,不如说是来自这位移动领域芯片王者的一份宣言,邀请你我进入壹个由它定义的、没有边界的娱乐全球,它想跟聊聊你手上的全部设备,以及这些设备连起来之后能产生啥子样的化学反应。在这里,不需要冰冷的数据展示,由于对于壹个早已定义了旗舰性能的品牌而言,参数的炫耀毫无意义。

展馆的布局便是这篇宣言最直白的注脚:手机和PC背靠背,上演着一场双给奔赴的精妙对话,壹个追求着媲美PC的极点画质,壹个进修着移动端的高效能耗;AI尝试区则是一次创作权力的下放,让每个人都能轻松成为生活的导演;而那条通往XR全球的长队,更像是一场关于未来感官尝试的终极预演。

这种清晰的战略转给,足以让任何一位只为跑分和帧率而来的资深玩家,从头审视自己的逛展姿势:是时候放下手中的旧地图,跟随骁龙一起寻觅由它发掘的最新全球吧。

手机和PC的双给奔赴

目标特别明确,先来看看现在骁龙8至尊版的新机,游戏尝试到底怎样。展台上的机器恰好跑的是逆水寒手机游戏,这游戏由于支持硬件光追,在手机游戏里算得上画面天花板其中一个了。

有一说一,效果确实顶。我操控人物在汴京城里瞎溜达,阳光从桥廊缝隙里漏下来,在石板路上打出斑驳的光影,那感觉特别对。最让我印象深的是水面,人物跑过街道上的积水,不仅有涟漪,还能恰到好处的把岸边的建筑和天空倒映出来。

不过若你跟我一样也是从老主机游戏时代走来,那还是隔壁展出的那些骁龙芯片掌机玩起来来的痛快。他们本质上是就是把手机里那颗强大的芯,塞进了壹个更适合打游戏的身体里。实体摇杆的阻尼感、肩键清脆的咔哒声,再加上更强大的主动散热,玩起来更舒适也更专注。

玩到现在,一切还在我的预料之中,真正让我觉得味不太对的,还是隔壁PC展台这一块。

这边摆着一排骁龙X Elite的笔记本。虽说目前X Elite还是在生产力上优势显著,然而如今的核显已然不是累赘,杰出的能耗比甚至能够做到不插电打游戏,让我感觉科技真的有在提高。

而且展馆内除了提供《无畏契约》这样的竞技游戏,还有如《三相奇谈》之类的独立游戏。

对于竞技游戏来说,最大的提高在于ARM架构的PC兼容了企鹅的反作弊体系,可以预见在未来骁龙X Elite笔记本能够运行更多的竞技游戏,也不失为一件好事。

当然,我也了解ARMPC现在最大的难题是兼容性,不仅很多3A大作还没法跑,软件兼容性上高智慧的说是也就是未来可期。但高通这次把企鹅、网易这些大佬都拉来站台,意思很明显:生态的坑,大家正在拉着兄弟们一起填。

逛到这里,我突然乐了。这手机和PC,不就是双给奔赴,互相抄作业吗?

手机在拼命学PC,追求光追、追求更真正的画质,追求更好的游戏尝试;而PC呢,反过来在学手机和掌机,追求长续航、低功耗和随时随地的便携。

这些还没完,当我戴上现场支持骁龙畅听的蓝牙耳机时,这盘棋的最后一块拼图才算补上。玩游戏,画面和操作都到位了,但声音要是延迟,那尝试直接拉胯,尤其是小编认为这种需要听声辨位的游戏里,零点几秒的延迟就决定了你是在舔包还是在观战。

骁龙畅听干的事就很实在:它把无线音频的延迟干到了几乎和有线耳机没不同差异,而且音质还是无损的。这才是最骚的地方。不管你是在手机上吃鸡,在掌机上刷副本,还是在PC上打无畏契约,只要你的设备和耳机都支持,就能得到一套统一的、高质量的无线音频尝试。

因此啊,高通的目标很明确,就是让玩家无论在哪里块屏幕上,都能得到相同的沉浸式尝试。尝试的边界被打破,选择的权利回到了大家自己手上。无论在哪里块屏幕前,你都能随时随地,享受到当下最好的娱乐。这,便是高通追求的游戏无界。

不止于玩乐

尝试过手机和PC的双给奔赴后,我一度以为自己已经摸清了骁龙如今的套路。然而,当我走进AI尝试区时,才发觉我还是太天真了。

坦白说,我对AI的看法一直有些矛盾。在玩家的语境里,AI要么是游戏中那个可预测的NPC,要么是类似DLSS那样提高帧率的幕后功臣——它始终一个工具。而对于AIGC的浪潮,心中时常交织着被技术取代的隐忧,却又有它离现实生活很遥远的疏离感。

但眼前的景象,并非复杂的算法示范,而一个充满欢声笑语的摄影棚。在这里,科技平权不再是抽象的概念,而是一种触手可及的趣味。借助骁龙8至尊版强大的AI-ISP,即使是我这样的摄影苦手,也能在光线复杂的现场轻松拍出质感大片。我尝试着在逆光和多色光源下拍摄,结局出乎意料。手机不仅没有拍糊,反而将场景的质感和背景的光影层次处理得明明白白,骁龙让我获取了摄影大师和后期大师般的高兴。

如果说AI摄影只是让记录变得更精细简单,那么接下来的尝试,则让我看到了AI在表达层面的潜力。

我又回到了逆水寒手机游戏的展台,只是这次他们玩的不再是战斗,而是别的物品。这是高通和网易伏羲实验室搞的面部捕捉功能。我对着手机摄像头挤眉弄眼,游戏里的人物就实时同步我的表情,从挑眉到撇嘴,延迟几乎无感。职业人员说,这套模型的参数量比以前大了4倍,但靠着骁龙NPU的强大算力,端侧运行使得延迟反而降了一半多,性能提高超过120%。

逛到这里,我脑子里冒出了四个字:创作无界。

过去,创作这个词其实是有门槛的。你需要会用PS,会建模,会写代码。但高通用AI正在做的,就是把这些高高的门槛,降低到普通人手中。它不在乎你懂不懂图层和光圈,你只需要按下快门,它就能给你人生照片;它也不在乎你懂不懂动画和表演,你只需要做出表情,它就能让你成为游戏里的主角。

高通把AI放在如此重要的位置,其野心昭然若揭。它不仅仅是想让你的手机拍照更好看,游戏帧数跑得更高,而是想让每壹个拥有骁龙设备的人,都具备成为创作者的潜力。而这种潜力一旦被释放,能玩出的花样,恐怕远比大家现在想象的要多得多。

来自未来的感官

坦白说,在尝试了手机、PC和AI创作之后,我感觉现在骁龙馆给的信息量已经很大了,但走到展馆的最深处,才发现他们还藏着一张王牌——那个排着长队的骁龙XR奇幻之旅。

对于VR、AR、MR这些概念,我的心态一直很审慎,甚至可以说,是带着些许偏见。这几年尝试过的设备,要么因分辨率不足而纱窗效应明显,要么因内容匮乏而在几次尝鲜后便开始积灰。因此,当我排进长队时,内心并未抱太大期望,纯粹是想借此机会,让逛展的疲惫双腿稍作歇息。

在职业人员的引导下,我坐进一台造型科幻的骁龙座椅,戴上了新鲜的PICO 4 Ultra头显。我心里还在嘀咕:无非是一场VR尝试,再最牛又能最牛到何处去?

但当设备启动,我的全部感官被瞬间劫持的那一刻,我才明白,此前的一切想象力,都显得何其贫乏。

视觉上,依托5G毫米波低延迟传输实现超8K分辨率的分离式渲染内容,让奇幻场景的真正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,作为数毛党我感激的涕泗横流,奇幻场景从未如此具备真正感;听觉上,精准的空间音效让怪物的嘶吼仿佛就在耳后响起,汗毛倒竖。然而,如果仅仅是视听的更新,还不足以称之为倾败。真正的惊喜,来自于身下的骁龙座椅——它带来了独属于下一代XR的尝试。

它给大家展示了下一代娱乐的形态:不再局限于单一的感官通道,而是调动全部感官去进行沉浸式叙事。这不仅仅是技术的迭代,更是对人类感知边界的一次大胆寻觅。

而大家,这些用户,这些玩家,才是这个庞大生态体系真正围绕旋转的中心,是那颗最决定因素的芯片。

无论你身在何处,无论你是否面对屏幕,尝试,永远在线。

这盘棋,下得真大。

小编归纳一下

这次逛展,我本以为是来看芯片的,结局发现,高通这个老配置党根本没想跟我聊参数,反而开始追求实际尝试。

那些看似独立的物品——手机上的插帧、超分、硬件光追,超长续航的ARM PC,AI加持后的影像创作,XR的全感官轰炸——其实都是一回事。

通过全方位全产品的布局,骁龙带来了全能的尝试,它用强大的计算能力作为丝线,将大家对数字生活的全部热爱——无论是游戏里的高光时刻,还是创作中的灵光一闪——都无缝地编织在了一起。

因此,这次的骁龙CJ尝试,和其说是逛展,倒不如说让我看到了我想象中的未来。

壹个游戏、创作、生活不再有明显界限,全部尝试都顺滑流淌的全球。在这里,你刚用手机拍摄的的素材,可以立刻在XR全球里变成壹个道具;你在PC上激战的尝试,也能无缝流淌到任何一块屏幕上。

对于大家这些老玩家来说,这或许才是终极的、也是最令人兴奋的那个放开全球吧。